附子理中丸
通用名稱:附子理中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1020405
生產企業: 河南時珍制藥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附子(制)、黨參、白術(炒)、干姜、甘草。 |
本品的主要成份為:西咪替丁。 |
|
生產企業 |
河南時珍制藥有限公司 |
江西濟民可信藥業有限公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0405 |
國藥準字H20045707 |
|
說明 | |||
作用與功效 |
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
組胺H2受體阻滯藥。用于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上消化道出血及卓-艾(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2次,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1)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或病理性高分泌狀態,一次0.2~0.4g,一日4次,餐后及睡前服,或一次0.8g,睡前1次服。 (2)預防潰瘍復發,一次0.4g,睡前服; (3)腎功能不全患者用量減為一次0.2g,12小時1次。 (4)老年患者用量酌減。 (5)小兒:口服,一次按體重5~10mg/Kg,一日2~4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確。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
組胺H2受體阻滯藥。用于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反酸;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上消化道出血及卓-艾(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
|
藥理作用 |
尚不明確。 |
1長期用藥或加大劑量時可出現:男性乳房腫脹、泌乳現象、性欲減退、腹瀉、眩暈或頭痛、肌痙攣或肌痛、皮疹、脫發等。2偶見的不良反應有:(1)精神紊亂,多見于老年或重病患者,停藥后48小時內能恢復;(2)咽喉痛熱;(3)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瘀斑,以及異常倦怠無力;(4)粒細胞減少或其他異常血象,多見于合并癥嚴重之患者。 |
|
注意事項 |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6.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7.服藥2周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
1癌性潰瘍者,使用前應先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2年患者由于腎功能減退,對本品清除減少減慢,可導致血藥濃度升高,因此更易發生毒性反應,出現眩暈、譫妄等癥狀;3診斷的干擾:口服15分鐘內胃液隱血試驗可出現假陽性;血液水楊酸濃度、血清肌酐、催乳素、氨基轉移酶等濃度均可能升高;甲狀旁腺激素濃度則可能降低;4為避免腎毒性,用藥期間應注意檢查腎功能;5本品對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藥期間應注意檢查血象;6本品的神經毒性癥狀與中樞抗膽堿藥所致者極為相似,且用擬膽堿藥毒扁豆堿治療可改善癥狀。故應避免本品與中樞抗膽堿藥同時使用,以防加重中樞神經毒性反應;7下列情況應慎用:(1)嚴重心臟及呼吸系統疾患;(2)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西咪替丁的骨髓毒性可能增高;(3)器質性腦病;(4)肝腎功能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