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迪(青霉素V鉀片)
通用名稱:森迪(青霉素V鉀片)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3020658
生產企業: 湖南迪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本品適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包括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咽喉炎、猩紅熱、丹毒等;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也可用于螺旋體感染和作為風濕熱復發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用藥。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活性成分為青霉素V鉀。 |
本品主要成份為:哈西奈德(氯氟舒松、哈西縮松)。 |
|
生產企業 |
湖南迪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43020658 |
國藥準字H43021033 |
|
說明 | |||
作用與功效 |
本品適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包括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咽喉炎、猩紅熱、丹毒等;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也可用于螺旋體感染和作為風濕熱復發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用藥。 |
接觸性濕疹、異位性皮炎、神經性皮炎、面積不大的銀屑病、硬化性萎縮性苔蘚、扁平苔蘚、盤狀紅斑性狼瘡、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鏈球菌感染:一次125~250mg,每6~8小時1次,療程10日。肺炎球菌感染:一次250~500mg,每6小時1次,療程至退熱后至少2日。葡萄球菌感染、螺旋體感染(奮森咽峽炎):一次250~500mg,每6~8小時1次。預防風濕熱復發:一次250mg,一日2次。預防心內膜炎:在拔牙或上呼吸道手術前1小時口服本品2g,6小時后再加服1g(27kg以下小兒劑量減半)。小兒按體重,一次2.5~9.3mg/kg,每4小時1次;或一次3.75~14mg/kg,每6小時1次;或一次5~18.7mg/kg,每8小時1次。 |
外涂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
|
副作用 |
青霉素皮試陽性反應者、對本品及其他青霉素類藥物過敏者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者禁用。 |
1.對該藥過敏者。2.由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原發性皮膚病變。3.潰瘍性病變。4.痤瘡、酒渣鼻。5.眼瞼部用藥(有引起青光眼的危險)。6.滲出性皮膚病。7.面部不宜應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適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包括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咽喉炎、猩紅熱、丹毒等;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也可用于螺旋體感染和作為風濕熱復發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用藥。 |
接觸性濕疹、異位性皮炎、神經性皮炎、面積不大的銀屑病、硬化性萎縮性苔蘚、扁平苔蘚、盤狀紅斑性狼瘡、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
藥理作用 |
1.常見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及黑毛舌。2.過敏反應:皮疹(尤其易發生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者)、蕁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樣反應、喉水腫、藥物熱和嗜酸粒細胞增多等。3.二重感染:長期或大量服用本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4.少見溶血性貧血、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升高、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神經毒性和腎毒性等。 |
少數患者涂藥部位的皮膚發生燒灼感、刺痛、暫時性瘙癢,長期應用可發生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尤其面部)、皮膚萎縮、萎縮紋(青少年易發生)皮膚萎縮后繼發紫癜、瘀斑、皮膚脆弱、多毛癥、毛囊炎、粟丘疹、皮膚脫色、延緩潰瘍愈合,封包法在皮膚皺褶部位容易繼發真菌感染。經皮膚吸收多時,可發生全身性不良反應。 |
|
注意事項 |
1.患者每次開始服用青霉素V鉀片前,必須先進行青霉素皮試。2.對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者及有哮喘、濕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慎用。3.本品與其他青霉素類藥物之間有交叉過敏性。若有過敏反應產生,則應立即停用本品,并采取相應措施。4.腎功能減退者應根據血漿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或給藥間期。5.治療鏈球菌感染時療程需10日,治療結束后宜作細菌培養,以確定鏈球菌是否已清除。6.對懷疑為伴梅毒損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本品前應進行暗視野檢查,并至少在4個月內,每月接受血清試驗一次。7.長期或大劑量服用青霉素V鉀片者,應定期檢查肝、腎、造血系統功能和檢測血清鉀或鈉。8.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1)硫酸銅法尿糖試驗可呈假陽性,但葡萄糖酶試驗法不受影響;(2)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或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值升高。 |
大面積大量用藥或封包方式可使經皮吸收多,可發生全身反應,尤其是低齡兒童和嬰幼兒,出現可逆行柯興氏征及生長遲緩,突然停藥可出現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出現局部不耐受現象,應停藥并尋找原因。警惕留在皮膚皺褶部位和尿布中的藥物可吸收入體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