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孕期準媽媽需要做什么檢查
進入中孕期以后多數準媽媽的早孕反應會緩解或消失,可以考慮建大卡了,產科初診建卡需要詳細詢問病史,測量血壓,體重,做陰道檢查,對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做宮頸防癌涂片的檢查,骨盆測量,抽血做很多的項目檢查,做尿液檢查,還要做心電圖檢查等。所以最好要為初診建大卡的檢查留出足夠的時間,一般加上排隊的等候需要半天的時間。產科復診就會要簡單很多,一般不需要做太多的檢查,因此等候時間也不會像初診建卡那么長。
孕15-20周可以做“中唐”,如果做過“早唐”,一般不需要做“中唐”。在孕20-24周要做B超的“大畸形篩查”,24-28周做OGTT篩查妊娠期糖尿病。
2、什么是預產期?如何計算預產期
預產期是孩子預計出生的日期,計算起來很簡單,用末次月經來的第一天作為標準,月份減3,日期加7。不過預產期只是個參考的平均日子,真正在預產期這天分娩的人大概只有5%,在預產期前后3天分娩的大約為25%,在預產期前后1周內分娩的大約為50-60%左右,在預產期前后2周內分娩的大約為80%。還有另外的20%在38周之前和42周以后分娩。
所以各位準爸爸在請陪產假的時候要留有余地,請的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
3、準爸爸該如何參與分娩過程
現在大多數的醫院是鼓勵陪伴分娩的,建議準爸爸在進入產房陪伴分娩之前最好能了解相關的知識,無論是參加孕婦學校還是在網上看分娩的視頻都可以,要有適應血淋淋場景的心理準備。我們曾經看到過心理素質不夠過硬的準爸爸在轉正成為爸爸的那一刻昏倒在產房,害得醫生護士還要把新媽媽和新生兒冷落在一旁去搶救新爸爸。
如果準爸爸沒有那個心理準備,別逼他去產房陪產,還不如把你萬能的老媽帶上。和老媽比起來,準爸爸多數是笨手笨腳的,是驚慌失措的,是添亂多過幫忙的。能鎮定自若,很熟練淡定地應付分娩中出現的各種狀況的準爸爸還是少數,遇到這種女婿,丈母娘可能心理會犯嘀咕:這小子要么是天生的領袖氣質,要么是曾經進過產房陪過別人生孩子(不過男婦產科醫生除外)。
另外,還要給各位準備進產房的準爸爸幾句忠告,要有挨打和挨罵的思想準備。在我做住院醫生的年代,見過不少準爸爸陪產時吃苦頭的情況,挨罵還是客氣的,我還見過痛得受不了的準媽媽打準爸爸耳光的,“很黃很暴力”是很適合描述產房陪產的。別急,別怕,別緊張!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少了,自從有了“分娩鎮痛”,產房已經從“很黃很暴力”轉變為“小清新小浪漫”了。
4、早孕期會發生什么?準媽媽需要做什么檢查
早孕期不少準媽媽會出現“孕吐”等早孕反應,有些人會出現陰道流血或腹痛,流產的概率大約為10%,宮外孕的概率大概為1%。因此早孕最需要做的檢查是超聲檢查,超聲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胚胎究竟是在宮內還是宮外,是一個還是兩個胚胎,胚胎是活的還是死的。在孕11-14周之間可以做早孕期唐氏篩查(早唐),部份人可以選擇做無創胎兒DNA檢查。
由于準媽媽在早孕期很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這個階段她會需要你更多的關心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