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能吃嗎?小心沒有治病反生病!
今天和同事聊天,提到了胎盤的問題,同事說有人靠吃人胎盤或者哺乳動物的胎盤增加營養,保健自己。特別是有些身體虛弱的人,比如剛生完寶寶的產婦、身體恢復期的病人等。中醫認為胎盤有營養,可以起到大補的作用;而西醫認為,胎盤可能存在雜菌污染的可能,不建議食用。
1. 胎盤到底是什么?
胎盤是胎兒的“大衣”!是保護傘!它是母親體內的一種特殊器官,當受精卵分裂成為一個小囊胚,包繞在最外層的細胞將發育成為胎盤,而被包在內部的細胞團則發育成胎兒。胎盤是胎兒的生命維持系統,它為胎兒提供營養和氧氣,同時帶走代謝廢物。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健康成長。簡單來說就是,胎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生長發育,需要母體為其提供全部營養,而胎盤就是母體和胎寶寶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
2. 利用胎盤保健?很好嗎?
胎盤的確含有很多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含鐵豐富。但是這些營養物質很特別嗎?這些東西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食物就有啊,為什么偏偏要靠胎盤補充呢?甚至還有人聲稱是“為了保持營養物質的活性、新鮮”,生吃胎盤,好血腥的感覺。有很多人說吃了胎盤身體變好了、免疫力上來了、病也痊愈了……其實如果注重每日飲食以及食物的合理搭配,不用胎盤,飲食一樣可以為你“療傷”,只是因為人們并不在飲食上做貢獻,寧愿用金錢換來胎盤再去治療身體。人們的這種思想行為,甚至增加了販賣和走私胎盤的不法分子。
3. 胎盤有風險,想吃需謹慎
胎盤保健,不僅不靠譜還很危險。有很多人是生吃胎盤的,生的胎盤未經過高溫處理,往往會攜帶細菌,當母體被感染麻疹、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體也可進入胎盤,它們都會帶來安全隱患,并且有些胎盤有汞超標的風險。
總之,不建議吃胎盤,注重飲食、注重營養、關注健康,比多少個胎盤都有價值。如果一定要吃,也不是什么胎盤都可以吃的,有傳染病、攜帶病菌的胎盤是不可以食用的,而且胎盤不可以生吃,需要充分的加熱,最好有醫生指導,不要盲目進食。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