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來的蠶蛹飛走了?此時不飛,更待何時!
文/營養師薛慶鑫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一個比較讓人捧腹的新聞,海南海口的王女士的父母給她帶來了我一些我們大東北的“小可愛”——蠶寶寶,但是王女士還沒等享用呢,我們的蠶寶寶竟然“變身了”!由蠶寶寶變成了“大蝴蝶”,著實讓王女士很是“捉急”啊!這是搞啥啊?明明是蠶寶寶,回家就變成“香妃”了。
蠶蛹為什么會變成“香妃”了呢?
蠶蛹是一種昆蟲,全名很長,叫做:蠶蛾科昆蟲家蠶的干燥蛹。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營養價值還算是比較高的,一般中醫用蠶蛹入藥治病。不僅如此,蠶蛹是一種會變態發育的昆蟲,這個蟲子不一般啊、不一般!
蠶蛹的一生要經歷幾個不同的變態生長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不同的時期。王女的父母送給女兒的蠶蛹正處在蛹的階段,只要環境適宜(溫度為20~30度,經過14~18天),他們就可以繼續發展到成蟲階段,也就是“香妃晾涼”了,變成“大蝴蝶”,我們東北也叫它“撲棱蛾子”!
沒有變身的蠶蛹,有什么營養價值?
很多人都會在蠶蛹上市的季節購買蠶蛹食用,俗話說:“七個蠶蛹一個蛋”,雖然不是很準確,但也夸張的體現了蠶蛹的營養優勢。主要是因為蠶蛹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可以增強免疫力。每100g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為13g左右,而每100g蠶蛹中含有蛋白質21.5g、維生素D140微克,蠶蛹中的蛋白質屬于優質蛋白質,非常利于人體吸收利用,減少胃腸消化負擔。非常適合老人、發育中的兒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 文/營養師薛慶鑫
哪類人群不能食用蠶蛹?
蠶蛹雖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的。對高蛋白食物過敏的人群不建議食用,易引發過敏反應。對海鮮、魚蝦等食物過敏的人群,不建議食用;高膽固醇血癥人群不宜食用;腎功能不好的人群,不建議食用,避免給腎臟帶來代謝負擔。
蠶蛹既然營養高,可以多吃嗎?
當然不可以!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蠶蛹屬于高蛋白食物,可以適當食用,如果過量食用會導致蛋白質攝入過量,增加了胃腸消化負擔以及腎臟的代謝負擔。并且每100g蠶蛹還含有155mg膽固醇,過量食用也會導致膽固醇的攝入過高!
購買來的蠶蛹一定要注意保存溫度和時間,不要等到蠶寶寶變身了哦!全是毛,下不去嘴,而且營養成分也會降低,蛋白質含量會大大減少!
文/營養師薛慶鑫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