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癥是指血液中脂質水平異常升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超過正常范圍。該疾病通常與遺傳、不良生活習慣或其他疾病因素相關。
高脂血癥是由于體內脂質代謝紊亂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濃度升高。這些脂質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當前者水平過高或后者過低時,可能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類型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多與遺傳基因突變有關,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繼發性常由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等疾病引起,或與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相關。
早期通常無明顯表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黃色瘤(眼瞼、關節處皮膚黃色結節),嚴重時可引發動脈硬化相關癥狀,如胸悶、頭暈等。長期未控制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甘油三酯過高還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
若體檢發現血脂異常或存在肥胖、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建議定期監測血脂水平。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低脂飲食,減少動物內臟和油炸食品攝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確診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包括藥物干預和生活方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