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意識及睡眠障礙 丘腦下部后外側區與中腦被蓋部均屬上行性網狀激動系統,系維持覺醒的激動機構,是管理覺醒和睡眠的重要所在,一旦受損,病人即可出現嗜睡癥狀,雖可喚醒,但旋又入睡,嚴重時可表現為昏睡不醒。
2.體溫調節障礙 丘腦下部具有體溫調節功能,當丘腦下部前部損害時,機體散熱功能障礙,可出現中樞性高熱,體溫常常驟然升起,高達41℃甚至42℃,但皮膚干燥少汗,皮膚溫度分布不均,四肢低于軀干,且無炎癥及中毒表現,解熱藥亦無效;其后部損傷出現產熱和保溫作用失靈而引起體溫過低:如合并結節部損傷,可出現機體代謝障礙,體溫將更進一步降低,如丘腦下部廣泛損傷,則體溫隨環境溫度而相應升降。
3.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
(1)丘腦下部視上核、室旁核受損或垂體柄視上核-垂體束受累。致抗利尿激素合成釋放障礙,引起中樞性尿崩,每天尿量達4000~10000ml以上,尿比重低于1.005。
(2)下丘腦-垂體-靶腺軸的功能失調。可出現糖、脂肪代謝的失調,尤其是糖代謝的紊亂,表現為高血糖,常與水代謝紊亂并存。患者血液滲透壓增高,而尿中無酮體出現,患者嚴重失水,血液濃縮、休克,可出現高滲高糖非酮性昏迷,死亡率極高。
4.循環及呼吸紊亂 丘腦下部損傷后心血管功能可有各種不同變化,血壓有高有低、脈搏可快可慢,但總的來說以低血壓、脈速較多見,且波動性大,如果低血壓合并有低溫則預后不良。呼吸節律的紊亂與丘腦下部后份呼吸管理中樞受損有關,常表現為呼吸減慢甚至停止。視前區損傷時可發生急性中樞性肺水腫。
5.消化系統障礙 由丘腦下部前區至延髓迷走神經背核有一神經束,管理上消化道自主神經,其任何一處受損均可引起上消化道病變。故嚴重腦外傷累及丘腦下部時,易致胃、十二指腸黏膜糜爛、壞死、潰瘍及出血。其成因可能是上消化道血管收縮、缺血;或因迷走神經過度興奮;或與胃泌素分泌亢進、胃酸過高有關。除此之外,這類病人還常發生頑固性呃逆、嘔吐及腹脹等癥狀。
6.局部神經體征 主要是鞍區附近的腦神經受累體征,包括視神經、視束、滑車神經等。
二、診斷
孤立而局限的丘腦下部原發損傷極為少見,在頭顱遭受外傷的過程中,常出現多個部位的損傷,因此丘腦下部損傷的診斷常受到其他部位腦損傷引起的癥狀的干擾,在臨床上只要具有一種或兩種丘腦下部損傷的表現,就應想到有丘腦下部損傷的可能性。特別是鞍區及其附近有顱底骨折時,更應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