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腳氣病分為干性腳氣病 、濕性腳氣病和嬰兒腳氣病3種,分別要有以下癥狀:
神經系統
中樞與周圍神經系統損害,稱為干性腳氣病(dry beriberi)。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典型表現為上升性對稱性的感覺,運動及反射功能受損。起病多從肢體遠端開始,下肢多見于上肢,可有灼痛或異樣感覺,呈襪套型分布,逐漸向肢體近端發展,原來感覺過敏處漸趨遲鈍,甚則痛覺,溫覺及振動感覺依次消失。伴肌力下降,肌肉酸痛,以腓腸肌為著,上下樓梯困難。繼而足、趾下垂,肌肉攣縮,臥床不起。腱、膝等反射功能少數初期亢進,但一般以后均減退或消失,部分患者治愈后反射仍不能完全恢復。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累及迷走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外展神經,聽神經,喉返神經,膈神經等。表現為Wenicke-Korsakoff綜合征。癥狀包括嘔吐,眼球震顫(水平多于垂直震顫),眼肌麻痹,發熱,共濟失調,神志變化,進而昏迷,亦可伴有記憶缺失,學習能力下降及虛構癥等。
心血管系統
心血管系統損害稱為濕性腳氣病(wet beriberi)。表現為心臟擴大,周圍血管擴張,靜息時心動過速,氣促,胸痛,水腫。如不及時治療,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往往突然發生,病情危急,呼吸極度困難,心率加速,心濁音界向二側明顯擴大,心音呈鐘擺音,心前區有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動脈壓稍低,脈壓差大,靜脈壓顯著升高,頸及股動脈搏動增強。肝臟腫大,全身浮腫,少尿。
心電圖示心動過速,P-R間期縮短,T波雙相或倒置,低電壓,Q-T間期延長。嬰幼患兒以心臟累及為主,表現為食欲不振,嘔吐,煩躁不安,失眠,發展迅速可致角弓反張,抽搐,心力衰竭,可致死亡。患兒母親常系隱性或有臨床表現的腳氣病患者。
嬰兒腳氣病
1、嬰兒腳氣病發病常很突然,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者稱腦型;突發心力衰竭者稱心型。年長兒癥狀近似成人,以水腫和多發性神經炎為主。年長兒患周圍性神經炎者呈現蹲踞時起立困難、膝反射消失、擠壓腓腸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便秘,伴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生長發育滯遲等。可早期出現下肢踝部水腫,甚至延至全身,或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
3、常先表現煩躁不安、哭聲嘶啞,以至失音,繼而神情淡漠、反應遲鈍、喂食嗆咳、嗜睡,嚴重時發生昏迷驚厥。有時昏迷驚厥可突然發生。
4、常突發心力衰竭,嬰兒煩躁不安、尖叫、嗆咳、氣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維生素B1,新生兒可患先天性腳氣病,表現為哭聲無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腫、嗜睡。
二、診斷
主要依據營養缺乏史與臨床表現,周圍神經炎的診斷可用下法測定:
①蹲踞試驗,病人取蹲踞姿勢時,即覺小腿疼痛,起立困難,常用二手支持膝部幫助起立。
②腓腸肌擠壓時有疼痛。
③足背,踝,小腿下部觸覺及痛覺減退。
④踝,膝反射異常,大都減退或消失。
暴發型腳氣病性心臟病的診斷依據為:
①有3個月以上的維生素B1營養缺乏史及周圍神經炎的征象。
②急驟發生的高輸出量型心力衰竭,伴有煩渴。
③心臟增大,節律規則,無其他病因可查。
④對于可疑病例立即作治療試驗,本病在治療后癥狀迅即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