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外科急腹癥中死亡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多數繼發于膽管結石和膽道蛔蟲癥。但膽管狹窄和膽管腫瘤等病變有時亦可繼發此癥。上述疾病造成膽管阻塞,膽汁郁積,以及繼發細菌感染。致病菌幾乎都來自腸道,經乏特壺腹或經膽腸吻合口的通道逆行進入膽道。細菌亦可通過血行或淋巴通道進入膽道。致病菌主要為大腸桿菌,克雷白菌,糞鏈球菌和某些厭氧菌。
在原有結石等阻塞性疾病的基礎上發生膽管感染,膽管粘膜充血水種,加重膽管的梗阻,膽汁逐漸變成膿性,膽管內的壓力不斷增高,梗阻近側的膽管逐漸擴大。在含有膿性膽汁的膽管高壓的作用下,肝臟可腫大,肝內小膽管及周圍的肝實質細胞亦可發生炎性改變。
肝細胞產生大片壞死,可形成肝內多發性小膿腫。膽管也可因感染化膿造成潰瘍和膽道出血。由于膽管內高壓造成肝內毛細膽管破潰,膿性膽汁甚至膽栓即由此經肝內血竇進入血循環,造成菌血癥和敗血癥。少數還可發生肺部膿性栓塞。在后期,可發生感染性休克、肝腎功能衰竭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性變化,此即為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或稱急性重癥膽管炎。這些病理改變一旦發生,即使手術解除了膽管高壓,但在肝實質和膽管仍會留下損害,這也是本癥的嚴重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