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滴度怎么檢查?怎么看
以前有過高危性行為,被感染了梅毒,治療了一個療程后,又到醫院檢查梅毒滴度,請問梅毒滴度怎么檢查?怎么看?
-
劉文斌
副主任醫師
- 皮膚科 北京航天總醫院 三甲
梅毒滴度主要通過抽血檢測,是判斷梅毒療效轉歸的指標之一。在經過規范之后后,復查RPR的滴度下降后又上升,表明治療梅毒失敗。一般而言,正常的梅毒滴度標準是1:2,需要連續治療1、3、6個月,連續復查3次都正常,才能算是康復。在治療期間,梅毒依然存在很強的傳染性,平時要注意做好防傳染的措施,避免梅毒再次傳染給自己的愛人。梅毒患者一般會檢查的項目是梅毒滴度(RPR),梅毒滴度是梅毒判斷療效轉歸的指標之一,一般來講早期梅毒在規范治療3個月后、半年,一年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如果RPR低度下降,為抗梅毒治療有效。如果在規范治療后,在以后的復查中RPR的滴度下降后又重新升高,就要考慮這次抗梅毒治療失敗。梅毒滴度(RPR)高度與患病時間長關系不大,與機體對梅毒螺旋體的反應性有關,在一期后期和二期早期可能更高,晚期則大多數陰性.一般來說,梅毒的滴度標準是1:2尚屬正常范圍,但是要注意跟蹤監測,一般要一個月后,3個月后,6個月后連續復查3次正常,就算是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