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注射劑是醫學上十分常見的一種藥物,主要是可以用于身體低鉀血癥或者是由于抵押血癥導致的身體四肢麻木等,也可以治療身體洋地黃中毒引發的心臟疾病,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射到體內,可以治療身體疾病,門冬注射劑需要注意兒童新生兒不宜注射。
門冬注射劑的作用是什么?
門冬氨酸鉀注射液,適應癥為電解質補氣藥。用于:
1、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癥。
2、低鉀血癥引起的周期性四肢麻痹。
3、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一日1.71~5.14g(1~3支),溶于注射用水、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中,稀釋成濃度為0.68%(含鉀40mEq/L)以下,每分鐘滴速不超過8ml,每日給藥量不得超過17.19(含鉀100mEq)。補鉀劑量、濃度和速度根據臨床病情、血鉀濃度及心電圖缺鉀圖形改善而定。
不良反應
1、靜脈滴注濃度較高、速度較快或靜脈較細時,易刺激靜脈引起疼痛,甚至引起靜脈炎。
2、高鉀血癥。應用過量、速度較快或原有腎功能損害時易發生。可表現為軟弱、乏力、手足口唇麻木、焦慮、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甚至心跳驟停。心電圖表現為高而尖的T波、P-R問期延長等。
禁忌
高血鉀、急性和慢性嚴重腎功能障礙患者禁用;腎上腺功能低下或障礙、III房室傳導阻滯。心源性休克、急性脫水、易患高鉀血癥的患者慎用。
注意事項
本品不得直接靜脈注射。未經稀釋不得進行靜脈滴注。
腎功能損害、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慎用。
注意血中電解質及心電圖的變化,特別長期給藥時,要定期檢查血中鉀濃度、腎功能、心電圖,表現為高鉀血癥時,終止給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尚不明確。
兒童用藥
早產兒、新生兒、乳兒慎用。
老年用藥
老年人腎臟清除鉀能力下降,易發生高鉀血癥。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保鉀利尿藥和/或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合用時,可能會發生高鉀血癥。
2、與庫存血(庫存10日以下含鉀30mmol/L,庫存10日以上含鉀65mmol/L)合用時,發生高鉀血癥的機會增多,尤其是有腎損害者。
藥物過量
引起高鉀血癥,可用門冬氨酸鈣拮抗。
藥理毒理
鉀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其濃度為150~160mmol/L。機體主要依靠細胞膜上的Na+-K+ATP酶來維持細胞內外的K+、Na+濃度差。體內的酸堿平衡狀態對鉀代謝有影響,如酸中毒時H+進入細胞內,為了維持細胞內外的電位差,K+釋出到細胞外,引起或加重高鉀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