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的壓力都大,人們的身體狀況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很容易得了小兒粘連性腸梗阻,下面一起介紹一下
一、治療
1、禁食
胃腸減壓,從鼻孔插入十二指腸引流管、持續抽吸胃腸分泌液及吞入的氣體,以減低梗阻近端腸管內壓力,使受壓、曲折的腸管隨蠕動而自然緩解,恢復至發作以前的粘連狀態。
2、輸液
矯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必要時輸血、改善一般情況。
3、抗生素療法
消除因腸梗阻而使腸管內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感染。
4、中醫療法
祖國醫學稱腸梗阻為腸結。治以通里攻下、利水消脹法,常用大承氣湯加減。處方舉例
5、灌腸療法
可用1%鹽水灌腸,也可用上述中藥第二煎作保留灌腸以達到刺激腸蠕動的作用。
6、保守觀察
可自胃管灌入稀鋇糊,觀察其下行后腸梗阻近端腸管的形態、分布、活動程度。鑒別是完全性還是部分性腸梗阻,并可進一步觀察梗阻遠端的部位,有利于必要時選擇手術切口之參考。
二、手術療法保守觀察治療的病人如有以下指征即應中轉手術:
1、中毒癥狀加重、脈搏、呼吸加快、體溫上升、脫水不能糾正或不穩定。
2、腹脹加重、腹肌出現緊張、壓痛,在保守觀察中有進展。
3、腹腔穿刺,腹腔滲出液鏡檢有膿細胞或紅細胞。
4、服鋇后,鋇劑不能下行,或長期固定一處不變。手術具體方式根據當時病兒具體情況及病理變化決定,可作單純粘連分離,腸切除吻合或外置造瘺,Ⅱ期吻合術。
三、預后
預后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密切相關。一般單純性腸梗阻病人在矯正脫水酸中毒后,手術治療效果良好。但絞窄性腸梗阻則取決于壞死腸管的范圍。一般搶救及時均可挽回生命。如果后遺超短腸(小腸剩余不足40cm)預后較差。
大部分的人就是覺得小兒粘連性腸梗阻很常見,往往就忽視了,但是卻不知道,有的時候卻是疾病的信號,不及時治療真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