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下邊也;巨,范疇極大也;虛,虛少。該穴名喻指肝膽經上端足三里穴及下邊肝膽經諸穴聚集而成,為天下上端的水液云氣;因為血氣物質坐落于天下上端,天之下部的血氣物質相對性虛少,故稱。下巨虛穴也稱為巨虛下廉穴,或是足之中廉穴。這一穴道具備能夠減輕痢疾、小腹疼等癥狀的功效,亦具備調理脾胃疏通經絡的作用。
下巨虛的精確方位
精準定位:在小腿肚兩側,當犢鼻下9寸,距踝關節外緣1橫指(中拇指)。
簡單選穴:正坐低頭,尋找上巨虛穴,再豎直往下3寸,輕按有酸脹感就是。
下巨虛穴穴道解剖學
在脛骨前肌和趾長伸肌中間;有脛前動,靜脈;布有緋腸兩側皮神經,隱神經的皮支,深層次為緋深神經。
下巨虛作用功效
類屬:為小腸經之下合穴。
作用:調養腸腑,益氣活血,舒筋活血。
作用機制:1.該穴屬肝膽經,為小腸經之下合穴,“合治內腑”,故本穴善于調養腸腑,理氣止疼,治腹瀉,醫治小腸氣痛,泄瀉等;
2.因為陽明經循乳里,該穴根據清瀉陽明寒濕可用以醫治乳癰;3.本穴根據舒筋活血可治療下肢痿痹。
下巨虛常見搭配醫治
小腸氣痛證能配關元穴,帶脈,回歸;下肢痿痹能配陽陵泉穴,懸鐘,足三里;乳癰可配梁丘,屋翳,天宗。
下巨虛按摩保健方式
用大拇指指肚從里到外按揉本穴,每一次1-3分鐘,每日堅持不懈推拿,可疏通經絡,調胃腸,杜絕腹痛,泄瀉,下肢痿痹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