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八苦之說,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而不得苦及五取蘊苦。在其中五取蘊苦,別稱五陰熾盛苦。五陰便是五蘊,“見到的、聽見的、想起的、碰到的、感受到的。那麼,五陰熾盛苦代表什么意思?下邊對于這一問題來開展簡易的掌握和了解,期待以下幾點對大伙兒有一定的協助!
五陰熾盛,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陰(色受想行識)而諸苦熾盛,亦指有漏的五蘊之苦。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陰而成,其五陰之勢用熾盛,謂之盛陰。受于盛陰一切之苦,此謂五陰盛苦。即身心之總苦也。又曰五陰盛。五陰熾盛之苦如火一般,燒得人精神痛苦不堪。
五陰,乃色、受、想、行、識,五種苦惱之火,焚燒處理一切眾生的心。苦惱若重,如火熾盛之貌。或依內根外塵,起著苦惱,屬色陰;或依五識,領納五塵,起著苦惱,屬受陰;或依觀念,思念法塵,起著苦惱,屬想陰;或依七識,恒審相尋,起著苦惱,屬行陰;或依八識,超微粒流注,起著苦惱,屬識陰。前七種苦是別,別指一種來講。此一種苦是總,總括諸苦而說。
佛家覺得,人是由一種物質要素(色)和四種精神要素(受、想、行、識)生成的,并無自身實體線。這五種要素合稱之為“五蘊”或“五陰”,常見來別稱人我。佛典說,五蘊生成的人我心身,像一個堆積痛楚的炭盆,熾熱地點燃著。如色陰焚燒處理,組成肉體的四大不調和,造成病苦,邁向衰退;受陰燒開,讓人覺得諸多痛楚的體會和不適感;想陰炙熱,造成貪婪和追求完美,造成愛別離、怨憎會、求而不得等各式各樣的哀痛悲傷。性命自身便是堆積和生產制造痛楚的根本原因,因此五盛陰苦是人生道路一切痛楚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