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自測血糖時間
糖尿病患者自測血糖的時間一般需根據治療目標及個體狀況調整。通常建議選擇空腹、餐后及睡前等關鍵節點進行監測,以全面評估血糖波動。
空腹血糖指禁食8小時后的測量值,反映基礎胰島素分泌能力,建議晨起后優先完成。餐后血糖從進食第一口算起,2小時數值可評估飲食及藥物對糖代謝的影響,有助于調整膳食結構。睡前血糖監測對使用胰島素或易發夜間低血糖者尤為重要,能預防嚴重低血糖事件。出現頭暈、心悸等低血糖癥狀時需立即檢測,運動前后也建議增加測量頻次。血糖儀操作需規范采血,試紙保存需防潮避光,測量結果應詳細記錄數值與對應時間。部分患者需加測凌晨3點血糖以識別隱匿性高血糖。
日常需保持規律飲食與運動,每3個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使用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時,需遵醫囑調整檢測頻率。若血糖持續超標或頻繁波動,應及時內分泌科就診完善胰腺功能評估,切勿自行增減藥物劑量。